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四新”(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探索基于“四新”理念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新举措,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作,现启动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和结项验收,具体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依据,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通过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顶层规划,确定重点建设领域,明确建设任务,加强各本科教学单位教学管理自主权,聚焦本科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新时代万搏体育特色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工作内涵式发展。
二、立项申报
(一)申报范围
校级教改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本年度校级教改项目聚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专题方式推进坚持立德树人、符合国家标准、对标一流专业、培育一流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新时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二)基本原则
专项教改课题应坚持以下两大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校本原则和问题导向。聚焦专项教学改革现状,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学校“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实际需求,充分调研、借鉴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有益经验,深入研究新时代“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方案。
第二,研究方法上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针对专门问题开展充分调研,根据数据分析和多方综合考察得出研究结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守正创新,在总结提升前阶段教学改革优势特色。
(三)项目指南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项。积极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本科教育优秀经验,根据国家对高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深入考察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举措,对接“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立足校本,探索学校本科专业人才特色培养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相关要求的衔接问题,加强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实施路径的系统性研究,围绕“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的研究,从设计逻辑清晰、科学合理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为学校一流本科、一流专业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和系统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积极发掘、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探索形成课程思政改革长效机制,对学校乃至全国其他高校形成有效借鉴经验,发挥领航示范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深入新思想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结合学科,系统挖掘和梳理学科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编制相关学科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从专业和人才培养出发,挖掘不同专业中蕴含的育人要素,编制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探究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各门课程讲授和教材编写。探究教学比赛、专题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形成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的课程思政教师能力培训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评价考核等环节,为学校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供可行性建设方案。
(四)建设要求
教改项目建设周期为1年。各单位应整体规划,参照项目指南,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有依据、有设计、有研究、有成果。建设期满教务处将组织开展验收,验收以专项方案和教改论文为重要考核依据。对于验收结论为“优秀”的重点项目给予10000元一次性奖励,验收结论为“优秀”的一般项目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于验收结论为“合格”的重点项目给予4000元一次性奖励,验收结论为“合格”的一般项目给予2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五)经费支持
获立项的重点教改项目可获得建设经费20000元,一般项目可获得建设经费10000元。研究经费专款专用。
三、结项验收
验收范围包括2019年立项的34个项目和及以往延期的8个项目,延期项目必须提交结项材料,不得再次延期。
本次验收采取项目组自查、单位审查及学校验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组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填写教改项目验收表,并按要求提交研究论文,单位审核通过后统一报送至教务处。
四、材料提交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工作,主动培育符合符合学校发展需求、符合教育发展趋势的高质量项目,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2020年4月27日前各单位汇总申报材料,通过OA系统经院系负责人审批后报送教务处,OA标题为“单位名称+关于申请2020年度校级教改项目申报和验收的请示”,申报附件包括《万搏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和《万搏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教改项目申报),结项材料包括《万搏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验收表》和教改研究论文(打包命名为单位名称+教改项目验收)。
教务处
2020年4月14日